掛牌價格: |
¥20 |
景點地址: |
|
開放時間: |
|
關注度 : |
2769 次 |
|
位于南昌南郊8公里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云譜,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,整個建筑為明清制式,四合院布局,院內古樹參天,建筑與園林透著野逸蒼莽,是一處極具江南特色的園林。八大山人紀念館是——紀念性博物館,紀念中國美術史上承前啟后的大畫家——八大山人。
八大山人姓朱名耷,生于明天啟六年(1626)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),享年80歲,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,世居南昌。他幼時天資聰穎,承襲儒學,受過良好的藝術熏陶,擅長水墨大寫意。甲申之變(1644),明滅清立,他由赫赫皇族淪為逃避殺身之禍的遺民,先是躲進深山老林,后剃發為僧,皈依佛門,50多歲還俗。他一生隱于書畫,并將儒、釋、道思想融于其書畫藝術當中,集遺民、禪師、畫家于一身,以其奇情逸韻,拔立塵表的手筆屹立于藝術之林,成為一位承前啟后的藝術巨匠。
八大山人紀念館,成立于1959年10月,當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是國內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成立她的前身是青云譜道院,1962年獲郭沫若題寫館標“畫家八大山人紀念館”,1966年“文件大革命”開始,紀念館被損嚴重,1980年7月1日,重新以“八大山人紀念館”一名正式開館,著名畫家劉海粟為該館題寫了“八大山人紀念館”橫匾。
八大山人作品幽深玄遠,寧靜、純潔、超凡脫俗,渾然天成,且筆簡意賅,一氣呵成,姿態非凡。他的畫中常常只有一枝花、一只鳥、一拳石、一尾魚,簡潔凝煉,留出許多空白,使其余意豐富,留給人們廣闊的想象空間。
八大山人的書法成就很高,他徹底摒棄了一切世俗功利觀,而進入忘我之境,他的字氣舒神斂,平淡天真,自成一格,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。
紀念館現存的八大山人的代表作有《雙鷹圖》、《荷花圖》、《松鶴圖》、《山水圖》、《果熟來禽圖》、《游魚圖》和《七絕草書法軸》等。
八大山人為清初畫壇革新派“四大畫僧”之一,其人品,畫品啟迪著三百年來畫壇上“揚州八怪”,昊昌碩、齊白石、潘天壽、張大千、李苦禪等一代又一代畫家,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。